196 年,徐州城破的那一刻,刘备在前线听到消息,手里的酒杯 “哐当” 掉在地上。
他大概没想过,自己赌上全部家当的根据地,会毁在张飞一顿酒上。
可他更不会想到,那个能保住徐州的人,曾在他面前拱手行礼,把守住徐州的锦囊妙计递到过他鼻尖上。
这个人叫陈登,字元龙。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哥们儿守徐州,能顶俩张飞。
不是说他能打,而是他往那儿一站,徐州的城墙就像长在了地里,想拔都拔不动。
陈登家在徐州盘了三代,他爹陈珪是沛国相,整个徐州的豪族、百姓,看陈家的面子比看官府还重。
二十五岁当东阳县长,把地方治理得路不拾遗;吕布占徐州时,他表面跟吕布虚与委蛇,暗地里给曹操递消息,把吕布的老底摸得门儿清。
这人就像徐州的活地图,哪条道能运粮,哪个豪族能拉拢,哪个将领靠不住,他闭着眼都能数出来。
可刘备那会儿眼里只有能打的。
赵云来投奔,他拉着人家的手通宵唠嗑,恨不能立马拜把子;关羽、张飞更不用说,睡觉都恨不得挤一个帐篷。
陈登在他面前献计,说 “徐州这地方四战之地,得联合泰山诸将,再把粮仓囤满,才能守住”,刘备听完点点头,转头就让张飞去守下邳了。
张飞啥本事?喝了酒能单挑十个,醒着酒能骂哭百个。
让他守一座需要精打细算、拉拢人心的城,就像让猛虎去看粮仓 —— 不掀了锅才怪。
后来的事你知道了。
张飞喝大了,跟吕布的亲戚曹豹吵起来,拔刀就要砍人。
曹豹连夜给吕布送信,第二天一早,吕布的兵就从西门摸进来了。
徐州就这么没了,刘备的老婆孩子都成了俘虏。
你说气人不气人?
其实刘备有两次机会攥住陈登。
第一次是 194 年,他刚接徐州牧,陈登带着本地豪族来投靠,说 “我们陈家带三万精兵给您,您只要守住徐州,将来能当皇帝”。
刘备那会儿光顾着感动了,没往深了想:陈登这话不是吹牛,他是真有这个能耐。
第二次是 198 年,刘备跟曹操联手灭了吕布,曹操封陈登当伏波将军,让他守广陵。
刘备按理说该拉一把吧?毕竟是老相识,还是能稳住徐州的棋眼。
可他啥也没说,转身就跟着曹操回许昌了。
《三国志》里说陈登 “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曹操更是拍着大腿说:“这哥们儿的本事,古代都少见!”
可刘备呢?他眼里的 “人才”,得是赵云那样能在百万军中杀个七进七出的,得是关羽那样青龙偃月刀一挥能砍一排的。
陈登这种戴着文士帽,手里拿着账本和地图的,他看走眼了。
你猜陈登后来干了啥?
他守广陵的时候,孙策带着江东最能打的精锐来打,想吞了徐州这块肥肉。
陈登就带了几千人,在匡琦城摆了个空营计,等孙策的人冲进来,伏兵一冒头,把江东军杀得哭爹喊娘,孙策本人都差点被活捉。
这可不是张飞那种猛打猛冲,是实打实的脑子好使。
要是陈登守徐州,会怎么样?
曹豹想搞小动作?陈登早把他的底细摸透了,说不定还没等他送信,就被请到府里喝茶了。
吕布想偷袭?陈登在城外埋的眼线比吕布的兵还多,城门都不会给他开条缝。
就算张飞还在徐州,有陈登盯着,他那顿惹祸的酒,估计刚倒满就被陈登抢着泼地上了。
可惜啊,39 岁那年,陈登吃了不干净的鱼,染上寄生虫病,华佗来治过一次,没根治,后来就没了。
刘备在荆州听到消息,站在江边叹的那口气,估计比丢徐州时还沉。
他这辈子求贤若渴,把诸葛亮从南阳请出来,把赵云从公孙瓒那儿挖过来,却偏偏放走了陈登。
不是陈登不好,是他那会儿太年轻,总觉得打天下靠的是能砍能杀的胳膊腿,忘了能让地盘生根发芽的,得是陈登这种能把土地、人心、粮草拧成一股绳的手。
现在想想,这事儿跟咱们职场多像啊。
老板总盯着那些能搞大项目、签大单的 “猛将”,却常常忽略那个能把团队稳住、把客户伺候舒服、让公司后院不起火的 “陈登”。
等到项目黄了,客户跑了,才拍着大腿说:“当初怎么没看重他呢?”
徐州城破的火光里,烧没的不只是刘备的根据地,还有一个关于 “识人” 的血淋淋教训:
能帮你打天下的是猛将,能帮你守天下的,才是定海神针。
你说,要是刘备当年攥紧了陈登,三国的剧本会不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