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炮声震醒了中越边境的群山。
老兵黎友成回忆说,那声炮响把山谷都掀翻了。
这场短短28天的战争,在越南人心里烙下的印记比教科书上的数字深刻得多。
过去四十多年,越南军方一直在研究这场仗,不是翻旧账,是在算细账。
越南人搞明白了,跟邻居硬碰硬不划算。
1984年老山战役那会儿,越南军队连炮弹都要赊账买。
现在中国工业体系完整到能两周内把无人机产量翻倍,这差距早不是多买几架苏-30能追上的。
河内政策研究室私下嘀咕,中国换技术标准的速度,比越南货轮漂到欧洲还快。
经济账更难看。
2023年越南GDP是4090亿美元,听着不错,可中国是这个数的四十多倍。
越南工厂还在缝耐克鞋,中国大飞机都上天了。
胡志明市搞了个科技园,结果发现招商手册里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连二线城市都排不进。
军事上越南买了不少俄罗斯装备,T-90坦克、基洛潜艇看着威风,实际在热带气候里天天闹脾气。中国空军早玩起了歼-20配"天链"系统的组合拳。西方智库估算,要是真动手,越南那些导弹阵地扛不住48小时。所以河内嘴上喊着主权,手底下把中越贸易做到了2000亿美元。
最近越南偷偷找以色列买无人机,印度谈潜射导弹,都是被逼的。中国北斗系统组网完成那天,越南海军司令部开了整晚的会。有个细节挺有意思,越南海关现在用的扫码设备,全是深圳产的。
数字人民币在广西边境试点后,越南商贩抢着要。老街省有个市场,人民币和越南盾的汇率都是用微信小程序实时算的。河内地铁是日本人建的,结果运营后发现控制系统里一堆中文代码。
2024年初越南开了个内部研讨会,主题是如何应对"中国科技冲击"。有参会者吐槽,看中国航天直播比看越南国产剧还清楚。越南现在最火的短视频,是拍广西边境的智能口岸,卡车自动通关的镜头能收获十万点赞。
西贡证券去年出过报告,说越南上市公司里但凡名字带"中国供应链"的,股价都飘红。平阳省工业园招工广告直接写"会中文者优先",工资多加两百块。胡志明市旅行社最火的线路是"深圳科技一日游",报名要排队三个月。
中越关系像对老邻居,吵过架但还得合伙做生意。红河三角洲新建的物流园,中国车队和越南货车天天挤在一起排队。边民开玩笑说,现在边境线最忙的是充电桩,中越车牌的新能源车都在抢插座。
河内政治圈流传个说法,和中国打交道要"学猫走路"——动静大了容易踩雷。越南网友最近热议的是中国免签政策,毕竟去广西东兴吃碗米粉,比飞泰国还方便。这事儿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