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连载19
话说秦王李世民打败刘黑闼后,正调动军队去讨伐先降又反的兖州徐圆朗。徐圆朗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手下有个河间人叫刘复礼,对他说:“彭城(今徐州)有个叫刘世彻的人,非常有本事,而且长得有帝王相。将军您要是想自己当皇帝,恐怕成不了事儿。不如把他请来当老大,让他指挥天下,肯定能成功。”
徐圆朗觉得有道理,立刻派人去浚仪(今河南开封)恭恭敬敬地迎接刘世彻。没想到,这时候又有人劝徐圆朗别这么干,还拿当年李密杀翟让的事儿当例子,暗示请来能人可能反噬自己。
这一说,徐圆朗又犹豫了。等到刘世彻带着人马兴冲冲地赶到城外,满以为徐圆朗会亲自出来迎接,结果徐圆朗却只召他进城拜见。
刘世彻一看这架势,知道徐圆朗变卦了,就想逃跑。但转念一想,怕徐圆朗派兵追杀,那更麻烦,只好硬着头皮进城见了徐圆朗。
徐圆朗就任命他当了个司马,还把他带来的部队扣下,只派了几百个亲兵跟着他往东边去招降谯州(今安徽亳州)和杞州(今河南杞县)。
东边的人一听说刘世彻来了,纷纷归附。这事传到徐圆朗耳朵里,更加猜忌了,竟然把刘世彻叫回来,直接给杀了。
不过,徐圆朗还真没到命该绝的时候。这不,正当李世民调兵谴将,打算进攻兖州徐圆朗老巢的时候,突然朝廷的使者来了,催他立刻赶回长安。
李世民只好把军务交给弟弟齐王李元吉,自己快马加鞭赶回京城。见了老爹唐高祖李渊,详细汇报了徐圆朗可以很快被消灭的情况。高祖于是又派他回黎阳,汇合大军向济阴(今山东定陶)方向进攻。
李世民指挥唐军连克十几座城,声势大振,威震淮河、泗水流域。可没想到,新的诏书又来了,命令他再次班师回朝。
李世民不敢违抗,只得命令淮安王李神通和行军总管李世勣、任瓖继续进攻兖州。
哪知道,刘黑闼这家伙借来了突厥兵,又气势汹汹地南下杀回来了,攻打山东地区。
这下子,李神通不得不分兵去抵挡刘黑闼,连幽州总管罗艺也奉命来帮忙打刘黑闼。
偏偏刘黑闼攻势凶猛,他以前的老部下曹湛、董康买等人,在鲜虞(今河北正定)一带聚集人马也来投奔他。
刘黑闼先攻下定州(今河北定州),接着攻陷瀛州(今河北河间),瀛州刺史马君武被杀。
李神通知道自己顶不住了,急忙请求增援。朝廷下诏,任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和行台民部尚书史万宝一起讨贼,又命令齐王李元吉在后面接应。
李道玄时年十九岁,年轻气盛,带着三万兵马直扑下博(今河北深州)。他一边进军,一边约史万宝赶紧跟上。
史万宝嘴上含糊答应,背地里却对手下将领说:“我接到皇上密旨,说淮阳王年轻,怕他坏事,军务都交给我这老头子负责。现在王爷这么冒冒失失地往前冲,我要是跟他一起去,肯定全军覆没。不如拿他当诱饵。他要是打败了,敌人肯定争着往前冲,我们严阵以待,就能打败敌人了。”说完就约束好部队,不准轻易出战。
李道玄还傻乎乎地以为史万宝会来支援,就大胆向前冲。前面正好有一片泥沼地,他下令部队三刻钟内必须越过壕沟。
李道玄自己一拉马缰,两腿一夹,率先跳了过去。士兵们不敢落后,也陆续过沟。可刚过了一半,刘黑闼就带着大队人马漫山遍野地杀过来了!
李道玄根本来不及整队布阵,有点慌了神,但强敌当前,也只能拼命冲上去抵挡。
说时迟那时快,刘黑闼擂鼓冲锋,一下子就把李道玄团团围住。
李道玄仗着自己勇猛,左冲右突,大喊杀敌。可敌人越聚越多,冲开一层,又围上来一层,冲开两层,又围上来四五层!眼看手下快死光了,自己也受了好几处伤,他索性朝着敌人最密集的地方闯进去,砍死了几十个敌人,最后大吼一声,口吐鲜血,战死沙场。
主帅一死,部队当然就溃散了,一大半被敌人杀死。
这时候史万宝才慢悠悠地整好军队出战。此时,前面溃败的唐兵纷纷逃回来,后面跟着刘黑闼的大军,足有四五万人,个个都是彪形大汉,兵器亮晃晃的,吓得唐军心惊胆战。
史万宝下令进攻,士兵们根本不听命令,反而转身就逃!
这下史万宝也没主意了,只好自己骑马往回跑。敌军乘势追杀,像泰山压顶一样。来不及逃跑的唐军士兵,都白白送了性命。
李道玄一死,整个山东都震动了。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弃城向西逃跑,各州县又纷纷投降了刘黑闼。
不到半个月,刘黑闼就收复了所有原来窦建德的地盘,还占据洺州(今河北永年)当都城。
齐王李元吉和淮安王李神通都畏畏缩缩,不敢向前。
再说长安,秦王李世民和小堂弟李道玄一向交好,听到败报,忍不住叹息流泪自责道:“道玄跟着我打过仗,看我经常深入敌阵,不顾危险,他也学着冒险轻进,没想到竟因此丢了性命啊!”
高祖李渊也很悲痛,追赠李道玄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壮”。他还想再派李世民挂帅出征,但因李世民已经功劳过大,心里便犹豫不决,就这么一天天拖下去。
正好太子李建成主动请求带兵东征,高祖才龙颜大悦,立刻任命他为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各州都归他指挥。
李建成领旨,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李世民势力图
李建成知道自己的本事,本不想主动挂帅的,但弟弟李世民的功劳已经太大,势力范围广袤,他再不想办法收服河北,打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基本盘,自己的太子地位就不保了。
可要知道,此时的秦王李世民,因屡立战功,被封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十二卫大将军等诸多实权官位,地位在王公之上,可以自己开府设置属官,位同太子。
除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一批能征善战的亲卫武将,李世民还招揽了很多文豪,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元道、蔡允恭、薛收、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一共十八人,都号称“文学馆学士”。
这十八位学士分成三批,轮流在文学馆值班。李世民有空就去馆里和他们讨论典籍,通宵达旦都不累。他还让大画家阎立本给他们画像,褚亮写赞词,当时人们羡慕地称他们为“十八学士登瀛洲”。
太子李建成则沉迷酒色,喜欢打猎。齐王李元吉更像他哥哥,而且更过分。高祖多次训斥他们,甚至动了换太子的念头。李建成害怕极了,就和弟弟李元吉合谋,一起排挤陷害李世民。
高祖晚年,宠幸的妃嫔很多,除了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个存活的嫡子,妃嫔们又给他生了二十多个儿子。其中原来隋炀帝的嫔妃张婕妤、尹德妃最得宠,她俩就是当年晋阳宫里侍奉李渊的那两位美人,妩媚妖娆,特别讨高祖喜欢。
尹德妃生的儿子李元亨封酆王,张婕妤生的儿子李元方封周王。李建成、李元吉拼命巴结这些妃嫔,不断送礼。对张、尹二妃更是阿谀奉承到了极点,甚至做些不合规矩的事来讨好。
唯独李世民不屑于走后宫路线,就算见到这两位“开国妃子”,也不过作个揖了事。所以宫里的人都称赞李建成、李元吉,没人说李世民好话。
后来李世民平定洛阳,高祖派了几个妃嫔去洛阳挑选宫女,顺便查收府库里的珍宝。妃嫔们私下向李世民索要财物,李世民一概拒绝。
淮安王李神通立了功,李世民拨给他几十顷公田。偏偏张婕妤的父亲也看上了这块田,让女儿去求高祖。高祖不了解情况,就下诏把这块田赐给了张父。
李神通因为李世民已经下令给他了,讲究先来后到,坚决不给。张婕妤就跑到高祖那里哭诉:“皇上您下诏赐田给我父亲,秦王却硬是夺走给了李神通,这是什么意思?”
高祖听了大怒,责备李世民:“我的诏书,难道还不如你的命令管用吗?”
李世民猜到是有人进谗言,但因涉及到后宫,也不好辩解,就含糊地认了错。
尹德妃的父亲则喜欢仗势欺人。秦王府的属官杜如晦路过他家门口,被他家的恶奴拖下马,打断了一根手指,还骂道:“你算什么东西?敢过门不下马?”然后还通过尹德妃恶人先告状。
杜如晦狼狈地跑回秦王府,刚把这事告诉李世民。宫里的太监就来传李世民进宫了。李世民一见到高祖,就被劈头盖脸一顿骂:“我的妃子家,都被你的手下欺负,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李世民据实禀报,高祖就是不信,把他骂了出去。
高祖气还没消,又对左仆射裴寂说:“这孩子(指李世民)掌兵权久了,被那些读书人教坏了,不像以前那么恭顺了。”
张婕妤、尹德妃一看进谗言管用,更加装腔作势撒娇撒痴,把李世民说得一文不值。她们还对高祖说:“皇太子建成仁厚孝顺,陛下您应该把我们母子托付给他,他一定能保全我们。”高祖竟然信以为真。
后来有一次李世民入宫陪高祖吃饭,看到众多妃嫔环坐周围,不禁想起自己的生母太穆皇后窦氏,背过身去偷偷流泪。
尹、张二妃又借机进谗言:“现在天下太平,陛下您年事已高,应该享受生活。只有秦王在宴席上偷偷流泪,我们猜他肯定是在恨我们。等陛下您万岁之后,我们母子肯定会被秦王害死的。所以我们之前才恳求陛下把我们托付给太子啊。”
高祖安慰了她们几句,从此就更加亲近李建成、李元吉,渐渐疏远了李世民。
李世民东征徐圆朗,一会儿被召回来,一会儿又派出去,一会儿又召回来,都是高祖对他猜疑的表现。
就在高祖猜忌李世民的时候,李建成这边也没闲着。
太子中允王珪和太子洗马魏征也都担心李世民功劳太大,会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就劝李建成说:“秦王功劳盖世,朝廷内外都归心于他。殿下您虽然因为是长子才当上太子,但如果不立下大功,恐怕难以服众。现在刘黑闼不过是漏网之鱼,又占了山东,跟着他的人不多,人心不稳。殿下您可以主动请求带兵出征,讨平这个残寇,既立下功劳,又能结识山东的英雄豪杰,作为自己的帮手。这样太子的位置才能稳固。”
李建成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请求出征,魏征等人也跟着去了。路上接到相州(今河南安阳)、桓州(今河北正定)接连失守的警报,李建成吓了一跳,都有点后悔自告奋勇带兵出征了,直至接到魏州总管田留安的捷报,说已经打败了刘黑闼,活捉了莘州刺史孟柱,收降了六千敌兵,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前进,与齐王李元吉会合,一起向魏州(今河北大名)进军。
当时山东各州县大多响应刘黑闼,上下互相猜忌,人心涣散。只有田留安对待官吏百姓非常坦诚,毫不怀疑。他常对下属和百姓说:“我和大家一样,都是为国家抵御叛贼,应该同心协力。如果谁想背叛朝廷去投敌,可以砍下我的头,自己去求富贵。”官吏百姓听了都感动得流泪,发誓死守。
叛军旧部苑竹林暗怀异心,被田留安察觉。田留安反而把他安排在身边,好言安抚,委以重任。苑竹林竟然因此感激,愿意为他效力。刘黑闼几次攻城,都被田留安打退了。
魏征对李建成说:“上次打败刘黑闼,他的将领都被处死,妻子儿女被抓,所以剩下的人为了报仇才拼命跟着他。现在我们最好把抓到的俘虏都放了,好好安抚遣送回去。这些人有了活路,谁还愿意去送死?这样敌人内部就会离散,刘黑闼就无能为力了。”
魏征这招釜底抽薪之计,非常高明。要知道刘黑闼他们造反,就是窦建德投降后,不仅被李渊处死,还要抓捕窦建德的旧部,才导致这些人不得不反的。
李建成马上照办。果然,刘黑闼的部下开始一天天逃走。加上粮食也吃光了,刘黑闼撑不下去了,只好趁夜逃跑。逃到馆陶(今河北馆陶)的永济桥,桥还没修好,过不去。
李建成、李元吉率大军在后面紧追。快到桥边时,被刘黑闼发现了。刘黑闼命令王小胡背靠河水列阵,自己则督促士兵赶紧修桥。桥刚修了个大概,刘黑闼就策马冲过桥西。他的部队立刻大乱,大部分都丢下武器投降了唐军。
唐军想渡桥追击刘黑闼,刚过去一千多人,桥就塌了。刘黑闼得以带着几百骑兵逃走。
李建成收兵回营,派骑将刘弘基率领一万人继续穷追刘黑闼。刘黑闼没日没夜地逃命,得不到休息。逃到饶阳(今河北饶阳)时,身边只剩一百多骑兵,都饿得不行。
饶州刺史葛德威开城出来迎接。刘黑闼本不想进城,但葛德威再三邀请,只好跟着进了城,在街市上暂时休息。
这时有官差送来酒食,刘黑闼饿坏了,狼吞虎咽,大吃大喝。正在兴头上,突然看见葛德威带着兵来了,一声吆喝,就把刘黑闼等人团团围住,一个都没跑掉。刘黑闼的弟弟刘十善也被抓住,一起押送到李建成的大营。
李建成怕路上被劫,就在洺州(刘黑闼老巢)把刘黑闼兄弟等人斩首示众。
刘黑闼临死前叹息道:“我本来在家好好种菜,都是被高雅贤他们(窦建德旧部)忽悠了,才落到这个地步,后悔也来不及了!”
刘黑闼一死,徐圆朗吓坏了。淮安王李神通和李世勣合兵一处,继续进攻徐圆朗。
徐圆朗硬着头皮出城迎战,屡战屡败,最后弃城连夜逃跑。半路上,被乡野村民给杀了,结束了他的一生。
唐军接着就去攻打先降复叛的高开道。正好高开道的部将张金树砍了高开道的脑袋,带着首级到唐营投降。
高祖下诏封张金树为北燕州都督。至此,东北一带也全部平定了。
算下来,刘黑闼前后称王三年,徐圆朗也称王三年,高开道称王共六年。这三股势力就像小火苗一样,最终还是被扑灭了。
在魏征等人的辅佐下,李建成招纳河北人才,也因此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基本盘。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三人的火并,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