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起《甄嬛传》,很多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疙瘩解不开,那就是大结局的时候,斗了一辈子、终于坐上权力顶峰的甄嬛,为什么不让自己亲生的儿子六阿哥弘曕当皇帝?
这事儿在当时,别说咱们观众想不通,剧里的人也是一头雾水。
皇后宜修在冷宫里听到这个消息,那副不敢相信的样子,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的震惊。
就连那个多疑了一辈子的皇帝,到死都不相信甄嬛会这么大方,还非要拉着弘曕的手,想最后再确认一下这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可甄嬛偏偏就这么做了,不仅没让亲儿子当皇帝,还主动请求新上任的皇帝,把弘曕过继给果郡王,彻底断了这孩子以后跟皇位有任何关系的可能性。
她给出的解释,听起来特别高尚,也特别像一个母亲会说的话。
她说,当皇帝有什么好呢?
每天坐在那个最高的位置上,其实一点都不快活,天天要被后宫的女人算计,不是担心孩子被害,就是担心戴了绿帽子,太累了。
让弘曕去做个王爷,继承果郡王的香火,也算是让他认祖归宗,对他那位不能公开承认的亲生父亲有个交代。
这话听起来是挺感人的,但仔细琢磨一下,说这话的人可是钮祜禄·甄嬛啊。
一个从天真烂漫的少女,一路踩着刀光剑影、人心算计,硬是把自己炼成了后宫的终极王者,她会这么“佛系”?
恐怕没那么简单。
她不让亲儿子当皇帝,表面上那些理由都是说给外人听的漂亮话,真正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其实是一种深深的忌惮,而忌惮的对象,正是她亲手扶持起来的养子,后来的乾隆皇帝,四阿哥弘历。
咱们得先好好分析一下四阿哥这个人。
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角色。
从小在圆明园长大,亲妈地位卑微,亲爹对他爱答不理,基本上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透明”。
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就得磨炼出一身超强的生存本领。
四阿哥显然是后者。
他非常懂得察言观色,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更懂得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出致命一击。
还记得三阿哥是怎么倒台的吗?
四阿哥没用什么复杂的阴谋,就是在皇帝面前,轻描淡写地提了那么几句,说三阿哥为他那两个获罪的叔叔求情,一下子就戳中了皇帝最敏感、最忌讳的地方。
他太了解他爹了,知道皇帝最恨的就是兄弟背叛,最怕的就是有人挑战他的权威。
就这么几句话,兵不血刃地就把挡在自己前面的最大竞争对手给解决了。
这份心机和对人性的洞察力,说实话,让人看着都觉得后背发凉。
甄嬛从甘露寺回宫之后,成了四阿哥名义上的母亲,实际上更是他的“权谋导师”。
甄嬛把自己在后宫里摸爬滚打学来的那一套本事,都教给了他。
这下可好,一个本来就极具天赋的选手,又得到了顶级教练的指导,四阿哥的段位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城府和手段都变得更加老练。
后来,他又捡漏娶了皇后的侄女青樱,背后又多了一层乌拉那拉氏的势力支持。
所以,当皇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需要考虑继承人的时候,虽然皇帝本人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但放眼望去,几个皇子死的死、废的废,四阿哥已经是当时最合适、也是最有能力接班的人选了。
现在,我们站在甄嬛的角度,来算一笔非常现实的账。
这笔账,一边是亲情和血脉,另一边是生存和未来。
如果甄嬛执意要扶持自己的亲儿子弘曕上位,会面临什么情况?
首先,就是来自朝廷前线的巨大阻力。
弘曕最大的硬伤就是年纪太小,一个几岁的孩子当皇帝,国家大事谁来管?
那必然是她这个当妈的,也就是太后垂帘听政。
你想想,那些在朝堂上混了一辈子的老臣子们会答应吗?
他们肯定会搬出各种祖宗规矩,大喊着要防止“外戚专权”、“后宫干政”。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当年皇帝还在的时候,朝臣们讨论立太子,就有人明确提出过,如果要立六阿哥,那就得“去母留子”。
这四个字,就像一把刀一样悬在甄嬛的头上。
就算她能凭借自己的手腕强行把儿子推上皇位,那也势必会引起满朝文武的不满和抵触,整个国家的政局都会变得不稳定。
而且,等她把持朝政十几年,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母子之间因为权力产生矛盾,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太多了,甄嬛那么聪明,不可能看不到这一步。
其次,也是最要命的一点,那就是四阿哥弘历会怎么反应?
他会眼睁睁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被一个奶娃娃抢走吗?
答案是绝对不会。
甄嬛对四阿哥有养育之恩,有扶持之恩,这都是事实。
但在皇位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这点恩情就显得非常脆弱了。
一旦甄嬛选择了弘曕,她和四阿哥的关系就立刻从“母子”变成了“政敌”。
以四阿哥的性格和手段,他会怎么做?
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反击。
而他手上,握着一个对付甄嬛最致命的武器,那就是重新调查弘曕的身世。
当年那场“滴血验亲”的大戏,虽然被甄嬛靠着机智和运气勉强糊弄过去了,但留下的疑点和破绽实在太多了。
祺贵人、静白师太这些证人虽然都死了,可宫里人多眼杂,当年的事情知道细节的人肯定还有。
只要四阿哥铁了心要查,凭他的智商和能调动的资源,顺着当年的蛛丝马迹往下挖,查出弘曕是果郡王的儿子,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秘密一旦曝光,那是什么后果?
那可不是丢掉太后位置那么简单,那是欺君罔上、秽乱宫闱的滔天大罪。
到那个时候,她甄嬛、儿子弘曕、女儿灵犀,一家三口的性命都保不住。
所以,你看明白了吗?
对甄嬛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死题。
往前一步,扶持亲儿子,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是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押上去的一场豪赌,而且输的概率极大。
而退后一步,拥立四阿哥,虽然皇位旁落,但她能稳稳当当地做她的圣母皇太后,享受至高无上的尊荣。
她的儿子弘曕可以做个富贵闲散的王爷,一生平安,女儿灵犀也能安享公主的福分。
这笔账,甄嬛算得清清楚楚。
她不是不怕,而是她怕的那个对象,是她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那个比谁都了解权斗残酷的养子。
这种“怕”,不是胆小,而是一个顶级高手对另一个高手实力的精准判断和敬畏。
所以,她选择顺水推舟,卖给四阿哥一个天大的人情,换来自己和一双儿女后半生的绝对安全。
这才是钮祜禄·甄嬛走到最后,还能屹立不倒的真正智慧:她知道什么时候该拼尽全力去争,更知道什么时候该果断放手,保住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