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普京“四连问”会场鸦雀无声,俄乌战争下的俄罗斯经济,市场回暖靠什么?

发布日期:2025-10-08 15:15 点击次数:136

普京的四个尖锐问题背后,是俄罗斯经济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向东转不是选择,而是生存必需。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普京强压火气,连抛四个尖锐问题,“七月份GDP同比才涨0.4%,前七个月加起来也就1.1%,这数够看吗? 达到你们当初拍胸脯保证的目标了吗? 就这表现能解决什么问题? 是不是还得上更狠的手段、利率再往上提? ”现场官员一个个面色凝重,没人敢接话。

俄罗斯经济增长从去年的4%骤降至今年预计的1%左右,通胀率高达8%以上,是政府目标的两倍多。 国防和安全支出占到总支出的41%,冲到冷战以来最高水平。

01 普京的四个尖锐问题

普京在高层会议上的四个问题直指俄罗斯经济核心痛点。 这些质问背后是俄罗斯现实与预期的巨大落差。 总理米舒斯京带领的经济团队曾信誓旦旦预测2025年经济增长能达到2.5%,但进入九月后,政府已经两次下调预期。

俄罗斯央行预测今年经济增长最多只有1%,与去年4%相比大幅下滑。 央行为了控制通胀和稳定经济,去年将基准利率一口气提高到21%,但物价依然没得到控制。

今年六月起连续降息三次,目前利率降至17%,通胀仍居高不下。 俄罗斯经济已经触及生产能力的极限,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滞胀危机将不可避免。

02 军工依赖与民生困境

俄罗斯经济放缓并非没有原因。 2023和2024年的高增长主要依靠国防订单猛增拉动,属于战时“虚火”。 随着刺激效应减退,经济自然回落。

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军事工业和能源出口,2024年国防开支占财政预算的41%,军工占GDP比重达1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这种“战时经济模式”虽短期刺激增长,却导致非军事经济领域实际萎缩了12%。 俄罗斯经济结构高度依赖能源和军工,技术创新乏力,制度僵化导致难以孵化新兴产业。

劳动力市场被战争搅得七零八落,资金流动极不正常,这些因素持续推高通胀、拖累生产。 再加上国内供需失衡、人手严重不足,通胀根本压不住,导致老百姓不敢消费、企业不敢投资。

俄乌冲突尚未结束,军费开支无法削减,西方制裁没有放松,能源价格走低,油气设施还经常遭袭击,导致出口收入大幅减少。

03 不是选择而是必需

面对困境,普京政府正在加速“向东转”战略。 一方面大力推进远东开发,虽然见效不会很快,但潜力巨大。 黑瞎子岛被普京当作重点工程亲自监督。 中俄签署路线图后,开发明显提速。

在西方围堵之下,俄罗斯“向东看”已经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 俄罗斯多措并举,加大远东开发力度,深化实施“向东转”战略。

开发资源能源,发展天然气和现代化燃煤发电,开发远东地区稀土资源;提升运输能力,对公路和铁路干线进行更新、扩建海港码头。

远东地区部分关键经济指标已高于全俄平均水平。 过去10年间,远东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5倍以上,从4万亿卢布升至11万亿卢布。

远东地区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人均计算,远东地区投资额达全俄平均水平的2倍。

04 数据背后的相互依赖

中俄经济合作已有坚实基础。 从2021年至2024年,中俄贸易额从1468亿美元飙升至2448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67%。

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虽然地质条件复杂、跨国协调难度高,但战略意义重大。 该项目不仅能优化三国能源结构、提升安全水平,还能拉动沿线经济发展。

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宣布了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从2025年9月15日到2026年9月14日对中国公民免签。 中方也给俄方人员赴华提供更多便利。

普京这么积极,是因为看准了人员流动背后的机会。 俄罗斯目标是到2030年接待1600万外国游客,其中中国游客要占到570万。

05 光环下的阴影

尽管有一些积极数据,但俄罗斯经济仍面临深层次挑战。 2024年俄罗斯GDP突破200万亿卢布大关,4.1%的增速跑赢欧元区,甚至超过印度。

但民生账本揭示了不同画面。 尽管失业率降至2.3%的历史低位,但通胀阴影始终笼罩。 2024年食品价格上涨14%,其中白糖暴涨58%,抵消了工资涨幅。

月薪超10万卢布(约合7800元)人群增加12%,但养老金仅微调5.2%。 能源收入同比下降18%,被迫以折扣价向印度出售乌拉尔原油。

莫斯科市民安娜月薪涨了9%,但每月多花2000卢布买面包牛奶,实际购买力缩水3%。 经济增长的果实尚未普惠,普通家庭仍在通胀泥潭中挣扎。

俄罗斯财政状况已经亮起“红灯”。 由于能源收入锐减,普京政府不得不动用国家银行的“最后储备”。 短短两个月内,俄罗斯财政部在信贷机构的卢布储备从10万亿骤降至6万亿以下。

06 多线并进的战略布局

普京政府正在多线发力,外交、能源、远东开发一齐推进,都是想给经济注入活水。 普京密集签署十余项总统令,涵盖经济调控、国防动员及外交政策调整三大领域。

扩大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税收减免范围,对投资能源、物流、农业的外企实行15年所得税优惠,吸引亚太资本对冲欧洲市场萎缩。

签署《2024-2026年社会支出纲要》,教师、医生基础工资上调12%,同时向多子女家庭发放额外住房补贴,缓解通胀压力。

要求国有能源企业优先保障国内炼油产能,限制柴油出口至2024年3月,避免冬季能源短缺引发社会矛盾。

批准伊朗、沙特等34国以卢布结算俄粮食进口,向缅甸交付首批苏-30SM战斗机,强化与“全球南方”军事合作。

要求“不友好国家”企业开设C类特别账户,对俄贸易利润需折价30%兑换为本币,否则强制收归国有。

07 权宜之计还是长远战略?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预言“中俄至少合作100年”,两国在能源、军事、地缘上互补性显著。 然而,这种合作更多是俄罗斯应对西方压力的权宜之计,而非内生增长动力。

若俄罗斯无法摆脱对华能源依赖和军事捆绑,其经济主权和发展多样性将长期受限。 俄罗斯的“崛起”受限于畸形的经济结构、人口危机、地缘围堵与制度僵化。

即便短期通过战争经济维持增长,也难以复现苏联时代的全球影响力。 德国学者Emilia认为,“俄罗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几乎为0”。

未来,俄罗斯或将继续扮演“区域性军事强国”角色,但超级大国地位已成历史余晖。

欧盟指责俄“以战时经济绑架民生”,G7拟扩大对俄石油限价范围;印度、土耳其积极对接卢布结算机制,缓解本国能源成本压力。

普京的政策组合既为2024年总统选举铺路,亦折射俄罗斯与西方对抗长期化趋势,全球地缘经济裂痕或将进一步加深。

俄罗斯经济正走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一方面要维持战时经济运转,另一方面又要寻找可持续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应对西方制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对东方过度依赖。

普京的四个问题依然悬在空中,七月份GDP同比才涨0.4%,前七个月加起来也就1.1%,这数够看吗? 达到预期目标了吗? 就这表现能解决什么问题? 是不是还得上更狠的手段?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俄罗斯经济的未来走向。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88彩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