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卖油,‘两桶油’每吨成本比我们低 300 块,我们怎么竞争?” 这是很多民营加油站老板的心声。长期以来,民营站因采购量小、油源渠道单一,在与中石油、中石化的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要么拿不到低价油,要么油源不稳定。但最近几年,一批民营站靠三大实战策略成功破局,不仅把成本降了下来,还打开了新的生存空间,今天就把这些干货分享给大家。
一、抱团采购:37 家联合 “砍价”,每吨油省 200-300 元
民营站单打独斗难,但凑在一起就能形成 “话语权”。重庆 37 家民营加油站的做法,给行业树立了榜样 —— 他们组建了行业商会,把分散的采购需求整合起来,以 “团购” 的方式跟炼厂谈价,一下子扭转了议价弱势。
以前,重庆某民营站老板张哥每次采购只能拿 50 吨油,炼厂给的报价比 “两桶油” 高 200 元 / 吨,还经常要等排期。加入商会后,37 家站每次联合采购量能达到 1500 吨以上,比单站采购量提升 30%,炼厂不仅主动把报价降了 200-300 元 / 吨,还优先安排油罐车配送,再也不用等货。
“以前卖 1 吨油赚 150 元,现在能赚 350 元,每月多赚 2 万多。” 张哥算了笔账,商会还统一制定了采购标准,比如要求炼厂提供每批次油品检测报告,避免买到劣质油。现在重庆已有超过 100 家民营站加入类似联盟,甚至能跟部分地方炼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油源稳定性比以前强多了。
抱团采购的关键是 “信任和规则”:要选靠谱的牵头人,明确采购量、分配方式、资金结算规则,避免出现 “有人多拿油、有人不付款” 的问题。小站点可以先从周边 3-5 家联合开始,逐步扩大规模,积少成多就能形成议价力。
二、数字化直采平台:一键对接 500 家油库,采购效率提升 50%
传统采购要跑遍周边油库比价、打电话确认库存、线下签合同付款,不仅耗时还容易买贵。而光汇石油的 “云供油” 平台,把全国 500 家油库搬到线上,民营站老板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采购,效率直接提升 50%。
山东的李姐经营着 2 家民营站,以前采购要安排员工跑 3 个油库,对比价格、库存,来回要 2 天,还经常遇到 “报价当天有效,第二天就涨价” 的情况。用了 “云供油” 后,她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周边 10 家油库的实时报价、库存和配送时间,比如 “东营某油库 92 号汽油 7800 元 / 吨,当天可配送”“淄博某油库 95 号汽油 8200 元 / 吨,满 100 吨送 2 吨”,一键就能下单,付款、物流跟踪全在线上完成。
“以前采购要花 2 天,现在 1 小时搞定,还能货比三家选最便宜的。” 李姐说,平台还会自动记录采购历史,帮她分析 “哪个油库的油性价比高、哪个季节采购更划算”,一年下来,单采购环节的人工成本就省了 3 万多,油源成本也比以前低了 150 元 / 吨。
现在不少平台都推出了类似服务,比如 “易派客”“油掌柜” 等,民营站不用自己开发系统,注册就能用。尤其适合采购量不大、没精力跑油库的小站点,靠科技手段解决 “信息差” 问题,避免买贵、买错。
三、外资 / 政策借力:拿俄罗斯原油直采权,成本低 20%
除了内部抱团、科技赋能,民营站还能 “向外借力”—— 要么抓住政策红利找新油源,要么跟外资品牌合作换稳定供应,两条路都能打破 “两桶油” 的渠道垄断。
黑龙江的一批民营站就尝到了政策的甜头。依托边境优势,他们通过当地政府申请到俄罗斯原油直采权,从俄罗斯炼厂直接采购原油,再送到国内合作炼厂加工,每吨成本比国内油源低 20%。哈尔滨的王老板说:“以前拿国内油源,每吨要 8000 元,现在俄罗斯直采加工后,每吨只要 6400 元,光成本就省了 1600 元,就算卖得比‘两桶油’便宜,利润也比以前高。”
还有些民营站选择 “抱外资大腿”。比如部分站点把 51% 的股权打包出售给壳牌,换取壳牌的稳定油源和品牌支持 —— 不仅能拿到跟壳牌直营站一样的低价油,还能使用壳牌的管理体系、会员系统,客户信任度也跟着提升。广东某民营站加入壳牌后,油源成本降了 180 元 / 吨,会员复购率从 25% 涨到 45%,半年就回本了。
借力的关键是 “看清规则”:政策红利要关注地方政府的能源规划,比如边境地区、炼油基地周边往往有政策倾斜;跟外资合作要明确权责,比如油源供应、品牌使用、利润分配等,避免后期纠纷。
核心:要么联盟、要么科技、要么借势!
民营加油站破局 “两桶油” 垄断,本质上是解决 “油源成本高、渠道不稳定” 的问题。这三大策略各有侧重:
1. 联盟适合周边站点多、能形成规模的区域,靠 “量” 换 “价”;
2. 科技适合采购分散、想省时间的站点,靠 “信息透明” 降成本;
3. 借势适合有地域优势、敢合作的站点,靠 “外部资源” 拓渠道。
现在的民营站,早已不是 “守着加油机等客来” 的时代,要主动找方法、找伙伴、找资源。那些还在单打独斗、依赖单一油源的站点,只会越来越难;而敢抱团、敢用科技、敢借力的站点,已经在悄悄抢占市场。
你所在的地区,民营站有哪些破局的好方法?如果是你,会优先选联盟、科技还是借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帮更多同行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