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联盟,年轻控卫的竞争堪称白热化,有人用三分统治比赛,有人用爆炸得分席卷全场。而对于现年24岁的拉梅洛·鲍尔而言,面对即将踏入自己的第六个赛季,他的角色始终处在一个尴尬位置。
当下的鲍尔,个人数据足够漂亮,场均得分也在逐年上涨,场上传球视野依旧惊艳,也已经摸到了全明星门槛。但在大多数球迷眼中,他似乎依旧只是明星边缘人物,远远没达到球迷们期待的超级王牌位置。
之所以会有这种问题,背后的答案不难挖掘:主要在于他的进攻效率。
毫无意外,鲍尔是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三分射手,职业生涯至今场均出手8.4次,命中3.1记,命中率36.5%。在过去三个赛季里,接近50%的投篮选择都来自三分线外。
以外线威胁来看,现阶段的鲍尔已经超过了联盟大多数控卫。但这份武器却没有能够把他推到进攻精英行列之中。
原因很直接:篮下终结能力不足。
对于一名身高201的大体型持球后卫,理论上篮下应该是鲍尔的优势区域,但摊开鲍尔的近框数据,属实让人尴尬:
过去三个赛季里,鲍尔的篮下命中率分别为53%、54%、54%。
在全联盟所有控卫中,这个数据也只能算中下游水平。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明身材条件独特,持球能力超强,但他的进攻效率却始终卡在联盟平均线左右浮动。但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并非毫无解决办法,至少当下联盟已经给出了一个合适的答案:特雷杨
作为一位比鲍尔大两岁的年轻后卫,受限于185的身高,特雷杨同样不算是一名出色的篮下终结者。但通过一招抛投技术,顺利把篮下终结的短板弥补,靠着极致手感和进攻创造力,在禁区附近同样能够稳定得分。
鲍尔的情况与之类似,虽然不是篮下高手,但鲍尔具备另一条破局路线:中距离投篮。
根据数据统计,鲍尔生涯前两个赛季的中距离命中率,在控卫中一直稳居中游偏上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中距离投篮效率比篮下终结更稳定。
但矛盾在于,面对这样的高效中距离,鲍尔却偏偏不爱用。在过去的几个赛季里,鲍尔的中距离出手次数始终在控卫行列中处于下游水平。
简而言之,鲍尔手握一把利剑,但他却常年将它插在剑鞘里。
相比于特雷杨之类的小后卫,身高超两米的鲍尔,在身体条件上就决定了他比大多数后卫更适合中距离,而如果能把中距离调整为常规得分武器,那么鲍尔完全有机会提升到全明星级别,甚至 是往顶级球星的行列迈进。
当然,另有一点,鲍尔的突破优势依旧需要保留。虽然篮下命中率不算顶级,但他依然能通过冲击篮筐来制造防守压力。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传球天赋可以在突破后最大化,为空位队友开发出进攻机会。
从上赛季来看,即便因伤出勤有限,他的助攻数据依旧稳定在联盟前十水平,而带着传球威胁冲击篮筐,这才是鲍尔的进攻基本盘,也是黄蜂当下的进攻核心路线。
因此,对于鲍尔,新赛季的正确进阶路线足够明确,并不是要他完全放弃篮下,而是在保持合理的篮下出手下,同时增加中距离投篮比重,在效率不下降的前提下,拉高整体进攻效率,这才是他真正迈入高效得分手行列的机会。
作为2020年的探花郎,拉梅洛·鲍尔的天赋自然毋庸置疑,201公分的身材,流畅控球,写意传球,他身上几乎结合了现代篮球后卫模板的最佳特质。
但如果不能把进攻效率提上去,他的上限终究还是会被束缚在明星边缘位置。而中距离投篮,很可能就是打开他未来天花板的关键钥匙。
未来的鲍尔,是会选择继续冲击篮下,还是主动调整投篮结构?
最终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从一名华丽全明星,真正蜕变成球队超级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