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李在明一夜之间对韩军高层进行了大换血,尹锡悦提拔的人一个不留

发布日期:2025-09-11 05:32 点击次数:152

2025年9月1日,韩国国防部一场深夜人事调整令该国军政两界震动。 现役全部七名四星上将,无一例外,全数被撤职。 这些将领均是在尹锡悦执政期间获得提拔的军方核心人物,包括联合参谋长以及陆海空三军的参谋长等职位。

李在明上任不到三个月便对军队高层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调整,打破了韩国新政府上台后适度保留部分高层以示稳定的惯例。 这场“一刀切”式的高层清洗,并非单纯的军事人事变动,而是韩国总统李在明借尹锡悦政府此前“戒严闹剧”余波,展开的一场权力重塑。

此次人事调整的规模在韩国现代史中极为罕见。 被撤换的包括陆海空三军参谋总长、地面作战司令、联合参谋本部长、副本部长、韩美联合作战司令部副司令等核心岗位。

这批将领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全是尹锡悦政府时期所提拔的嫡系力量,堪称前政府在军方的“权力基石”。 国防部长安圭伯明确表示此次人事变动是为了“切掉腐肉,才能获得新生”,几乎没有为前任留下半分体面。

这位64年来首位“非军方出身”的文官国防部长,作为李在明在军事领域的代理人,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军队传统权力结构的一次挑战。

这场大规模清洗行动的深层原因可追溯到2024年底的戒严风波。 当时尹锡悦被曝图谋发动戒严,以军队力量包围国会、逮捕议员。

据韩国媒体报道,早在2024年11月,尹锡悦就派人去和韩国军方高层接触,商量采取“紧急措施”的可能性。 在戒严事件爆发的前两天,韩国情报司令部司令官以及该部门的前任长官还在餐厅里公开讨论戒严计划。

尽管最终行动被内部阻断,但那场未遂政变的阴影一直悬在韩国民主制度的头顶。 尤其引发争议的是,戒严期间,陆军参谋长朴安洙担任“戒严司令官”,甚至动用特种部队“707特种任务大队”前往国会,导致局势一度濒临失控。

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民众对韩军的信任,打破了军队“中立守法”的形象。 调查发现,参与部署行动的将领大多是近两年新晋升的军官,而这些军官恰好都和尹锡悦有直接任命关系。

李在明的这轮人事调动,不仅是对戒严“残余势力”的清算,更是要建立一支对当前文官政府绝对忠诚的军队。 李在明上任后48小时就公开表示:“国家不能再出现任何一次军队对宪政的伤害,哪怕是一丝苗头。 ”

#热点观察家#国防部发言人也强硬表态:“军人是为宪法服务,不是为个人服务。 ”这种表态的潜台词很清晰:李在明要通过重塑军方指挥层,彻底消除前政府的影响力,强化自身执政的合法性与权威。

此次“清洗”不只是象征意义的权力展示,更有明确的现实指向。 在朝鲜半岛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李在明需要确保军方的“绝对服从性”,才能在后续处理内外事务时“政令畅通”。

本次人事调整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战略司令部司令、空军中将陈永承被提名为联合参谋本部主席,这一任命打破了韩国军方长期由陆军主导的格局。

韩国军队长期由陆军主导,戒严风波中陆军的表现更是引起了广泛批评。 陈永承的任命不仅打破了陆军对这一职位的垄断,也被认为是一次重塑军种平衡的尝试。

这种安排反映了军队内部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也凸显了李在明对陆军的警告意味。 通过扶持空军等非传统主导军种,李在明正在削弱陆军的固有势力,从而让整个军方更易受总统掌控。

李在明的军方清洗行动也面临着内外多重挑战。 对外,他需要应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驻韩美军灵活部署权”要求,即在满足美方部分诉求的同时,保持韩国军事自主,避免被外部势力裹挟。

另一方面,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也因韩国军方领导层的更迭增添了不确定性。 就在李在明发布人事令的同一周,美韩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进入高潮,F-35战机大举进驻。

朝鲜方面则以金与正的强硬声明回应,彻底堵死对话空间,并明确表示“与韩国无话可谈”,只与“幕后黑手”美国打交道。

对内,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可能引发军队内部的不满,甚至潜在的对抗情绪。 如何让新军方指挥层尽快完成磨合、稳定军心,修复军方与民众的关系,打消外界对“权力独裁”的担忧,成为李在明面临的重要挑战。

韩媒普遍认为,这次更换7名四星上将只是李在明调整军队的第一步,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政府逐步站稳脚跟,对尹锡悦时代遗留势力的清算将向更深层次推进。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88彩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