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山东首富狂获五千二百亿,不涉金融不做房地产,荣登双料世界第一

发布日期:2025-08-21 03:46 点击次数:79

现在的商界里,很多公司都在拼命往金融和房地产这块蛋糕上挤,企图分一杯羹,赚点可观的利润。

不过,有个山东企业家,他带领自己的公司,坚决避开金融和地产的热闹,专心搞实业,在传统行业坚持耕耘,最终取得了令人佩服的商业成就。

他就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创始人张士平,曾经的山东首富。

如今,张士平虽然已经离开了,但他一手建立的魏桥创业集团这个商业巨头,经过家族二代的努力,依然在不断追求更宏伟的目标,再创佳绩。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风刚刮起来,在山东邹平这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地方,张士平接过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小油棉加工厂。

那会儿,这个工厂设备老旧,经营得很不好,职工总数也就百来人,资产不到一百万元,带来的利税也就那点,只有可怜的50万元左右。

可是张士平毫不退缩,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上潜藏的需求,靠着一股拼搏到底的精神,踏上了艰难的创业路。

他带领团队升级设备,改良生产工艺,推出了计件工资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愿意努力的那部分人在厂里“混日子”,他果断采取了辞退的办法,用强硬的手段整顿厂风厂纪。

短短三年,这家曾经快要倒闭的小厂竟然逆转了局势,一下子变成全国油麻行业赚得最多的工厂,到1984年,净利润达到了400万元,行业里名列前茅。

在油棉厂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张士平并没有止步不前,他将目光转向了更大的市场,开始进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那会儿,棉花销售遇到了一些困难,张士平果断出手,筹建了毛巾厂和纺纱厂,顺利打通了整个纺织产业链;不过,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纺织厂经常受到限电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和企业的利润。

遇到这难题时,张士平又一次展现了他的胆识和长远眼光,他下定决心自己建一座火力发电厂。

在那会儿,私人建电厂还没有先例,这个想法可以说是挺大胆,而且也挺冒险的。不过,张士平咬紧牙关克服了不少难关,办妥了各种审批手续,最终自备电厂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行。

自备电厂一出现,不光保证了纺织厂的电力稳定供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电价低到国家电网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一优势让魏桥纺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崭露头角,发展得还挺快。

借着中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魏桥纺织在2001年顺利打入国际市场,到2005年,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至今这位置没人能动摇。

一旦在纺织行业站稳了脚跟,张士平就开始把眼光转向了电解铝产业。

铝行业可是典型的高耗能行业,电费在整个生产成本里占了差不多45%,魏桥自己搞的电厂,这可是让他在进军铝业时占了个大便宜啊。

到了2001年,张士平创立了中国宏桥,正式进入电解铝领域。第一条25万吨的电解铝生产线投产后,借着低价的电力成本,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事儿接着,张士平不断发力,到了2005年开始布局氧化铝项目,还慢慢伸展到高档铝板带箔、新材料跟矿产开采这些领域,逐渐拼凑出一条完整的铝业产业链,这也就成了外面人都说的“魏桥模式”。

到2011年,中国宏桥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张士平家族的财富也跟着水涨船高,凭借300亿的身家,一跃成为“山东第一富”。

到了2014年,中国宏桥更是赶超俄罗斯联合铝业,成为全球产量最高的铝厂商,魏桥创业集团在张士平的带领下,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张士平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明确拒绝涉足房地产和期货行业,坚决表示“10年前就下定决心不涉足地产和期货”,专注于“扎扎实实”地做事业。

张士平不仅在事业上赢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日子里也保持着非常朴素的生活作风,他的办公室特别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铁皮柜,办公桌上的零食也不过是两根绿萝卜和一盘炒花生。

他用的还是那款只要200元的老人机,下班后,他最爱吃的,就是老婆亲手做的玉米窝窝头。吃饭的时候,即使饭菜掉在桌子上,他也是毫不犹豫地捡起来继续吃。

平时他没有什么秘书,出差的时候,只要包还能自己拎,就不会让别人帮忙。每天早上四点,他就早早起床,六点半准时出现在早会大厅,用行动给员工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不过,张士平对员工可是相当大方,魏桥创业集团有16万员工,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张士平承诺他们“有房住、老了不愁、看病有保障、子女能上学”。

为了兑现这个承诺,他投入了200亿,建了760万平米的自建住房,每套房面积都不少于90平方米,还以打折的价格卖给员工,离职的时候还能退回房款。

再者,他还一块儿筹建了不少幼儿园和学校,方便员工的孩子能在身边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在六年里面,张士平给员工加了17次工资,总共增资超过2亿元。

2019年,张士平去世了,不过他创立的魏桥创业集团,依然在儿子张波的带领下坚持运营。可说实话,张波接手以后,魏桥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的事情还真不少。

2017年,环保风暴一阵又一阵地刮起来,魏桥因为自家的火电厂排放污染,被勒令关闭268万吨产能,损失直接达到31.66亿元,而且还被环保部点名批评了一番。

在这个时候,纺织行业因为整体经济不好,发展遇到不少难题,难以突破瓶颈;而铝业方面,因为政策的限制,产能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上限。

面对各种压力,张波展现出新一代企业家的责任感和智慧,果断调整战略路线,一方面,他开始把上游的产能转移,把山东这块主要基地的近400万吨电解铝产能逐步迁到云南去。

这个浩大的搬迁安排分成两次实施,第一批把202万吨产能迁到云南文山砚山县,第二批则把193万吨迁到红河州泸西县,总共投入了112亿元。

咱们之所以选择在云南,是因为那边水电资源丰富,能帮忙很好的应对环保难题,还能为魏桥的铝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张波打破了父亲张士平“只专注于铝业和纺织”的传统定位,积极带领魏桥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毕竟,这个决定可不是盲从别人的,而是源自魏桥在铝业产业链上的扎实基础。在汽车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的今天,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这正好和魏桥的核心优势不谋而合。

到了2023年刚开始,魏桥动作挺频繁的,先把北京蓝雀灵汽车50%的股份买了下来,这也算是控股了曾经属于长城汽车的领途汽车。

紧接着,又快刀斩乱麻,从陆付军那儿买下青岛富路71%的股份,顺利控股了北京汽车制造厂,真正拿到造车的资格证书,也算是开启了魏桥的新能源车梦想。在造车这块,魏桥砸了10亿美元跟洛轲智能合作,推出了极石01这款车。

虽然刚开始试水,极石01因为被吐槽“抄袭”而销量不太理想,但这丝毫没有阻挡魏桥继续迈进的脚步。

2024年,魏桥创业集团又出大事了,年初的时候,魏桥纺织搞完了私有化,接着在5月22号,魏桥系的A股上市公司宏创控股发了一份公告,准备砸635亿元,从H股公司中国宏桥那儿买下它的核心资产——山东宏拓实业100%的股权。

要是这次买卖顺利办成的话,A股市场就会迎来一个资产规模超过千亿、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的国际顶级铝业巨头,而宏创控股的净利润也会大跨步上涨,净资产收益率有望从负数变得快接近40%,彻底走出过去的业绩低迷。

现在的魏桥创业集团,在张波的引领下,依然在不断奋勇向前。到2024年,集团的销售额达到5585亿元,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出了新纪录。

未来几年里,魏桥集团打算投入超过600亿元,主要关注产业链拓展、技术创新、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外合作这些重要方面。

从一家不起眼的油棉加工厂发展到如今连续13年入选全球500强的综合性跨国公司,这背后有张士平的远见卓识和辛苦付出,也少不了张波等新一代领导者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

他们不涉足金融,也不搞房地产,坚守实业,在传统产业里不断发掘潜能,创造价值。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88彩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