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蒋介石瞒着共产党,在陕西武功县悄悄开了个会。参会的全是西北和华北地区国民党师级及以上的将领,这会的主题就是防着共产党、限制共产党,还要限制八路军的行动。
之后,蒋介石跑到西安,在那会见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以及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
在这次会谈时,蒋介石压根没提他在武功开会讲的那些事儿,反倒着重跟彭德怀、林伯渠说了个还没公开的消息:“汪精卫跑到安南去啦,明目张胆投靠小日本了。”
彭德怀和林伯渠惊到了,说道:“真有这事儿?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行政院长呢!”
蒋介石说得倒轻巧:“汪精卫跑了对咱国家没啥损失,我这马上就回重庆去,彭副总司令能到重庆跟我好好唠唠河北那事儿。”
蒋介石讲的河北问题,指的是国民党在河北存心制造事端,跟八路军产生摩擦和矛盾的事儿。
可彭德怀一到重庆,蒋介石压根不提河北摩擦那事儿了,上来就质问彭德怀:“眼下这形势,一个政府、一个领袖、一个主义多重要啊,八路军咋就不学学呢?”
独立自主的八路军哪能学这个呀?彭德怀没想着跟他直接对着干,而是开门见山地说:“蒋主席,我来是想和您聊聊怎么解决河北的摩擦问题。”
蒋介石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嘿……河北的鹿钟麟、张荫梧告你们啦,说你们在河北扩充兵力,还任命专员、县长呢。”
彭德怀没客气直接说:“鹿钟麟、张荫梧在河北根本不抗日,打着收复失地的幌子,就知道跟八路军找茬儿,把群众选出来的抗日专员、县长都给赶走了。得请二战区派个公道的人去河北调查调查。”
蒋介石埋怨说:“八路军在冀南、冀中搞抗日政权,这是在把行政系统给搞乱了。”
彭德怀反驳道:“在河北搞破坏行政系统这事的,是那坏透顶的日寇。日寇把华北抢走了,八路军不怕牺牲流血,又从日寇手里给夺回来了,这是恢复了中华民国的行政系统。要是都照着张荫梧他们那样干,只怕日寇又得跑来破坏行政系统了。”
蒋介石有点不耐烦地问:“除了河北起的那些冲突,你还有别的要说的不?”
彭德怀明确表明立场:“按前方打仗的需求,咱们希望把十八集团军的3个师改成3个军6个师,军饷得按时足额发,武器弹药也得补上。”
蒋介石连连摇头:“那可不行,绝对不行!”
彭德怀站起身,情绪激昂地说:“日本鬼子在咱中国一共有39个师团,被咱八路军直接牵制住的大概有15个师团。眼下八路军有22万人,可领到的军饷只够4万多人用,平均下来每人每月才2块7毛钱,而小米都涨到6毛钱一斤了。这么一合计,要说天底下性价比最高的军队,那肯定是咱八路军了。”
蒋介石特别担心八路军借着抗日的机会扩充兵力,满脸怒色地讲:“你们要是扩军,没经过我同意,我可不认。”
彭德怀反问说:“要是不扩充军队,八路军咋能牵制住日寇那15个师团啊?”
蒋介石简直胡搅蛮缠:“你们怎么就不听我的,不服从我这个最高统帅……”
俩人越聊越不对付,一个说湖南话,一个是绍兴口音,还大声吵吵起来了。
宋美龄不紧不慢从里屋出来打圆场,让人端来水果,说道:“大家好好聊,都是为了抗日,别闹不愉快。”
蒋介石也觉着这么干“不太好看”,再说他还指望八路军在华北抵抗呢,就放缓语气讲:“河北起冲突这事儿,我发电报让天水行营司令长官程潜,派个重要人物跟你一道去河北处理。至于八路军编制的事儿,就留到下次在重庆开军事会议时再商量吧。”
彭德怀心里明白,跟蒋介石根本谈不出啥满意的结果。不过,中共这边的态度已经亮明了,此行目的也基本达到,所以他没再纠缠,直接告辞走人。
可能跟彭德怀见了几面后,蒋介石被彭德怀的军事本事、革命决心还有过人胆量给折服了,心里不痛快地跟宋美龄感慨:“我手底下要是能多几个像彭德怀这样厉害的将领,还怕灭不了共产党嘛!”
这会儿没外人在场,宋美龄也就不用给蒋介石留面子,满不在乎地讲:“彭德怀以前就只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个团长,论级别本来就是你的下级。再说了,共产党那边的周恩来、朱德、贺龙、林彪、陈毅、刘伯承、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哪一个不是从国民革命军出来的呀?”
“唉!”夫人这话一下戳到蒋介石痛处了,他只能叹口气,好把自己的尴尬给掩饰过去。
: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的《彭德怀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的《抗日战争中的元帅将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