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伊朗这样一个地区大国,面对以色列的突袭,自己的领空却像玻璃一样被轻松击穿?最近这场突如其来的空袭,不仅让伊朗全国上下揪心,也让围观的我们直呼不可思议。想想看,面对以色列F-35、F-15、F-16那一波接一波的机群,伊朗空军竟然几乎毫无反应,甚至连起飞迎战的勇气都快没有了,不少伊朗网友都忍不住吐槽:“我们到底花钱养了什么样的空军?”事情闹得这么大,国际社会也沸腾了,大家都盯紧了伊朗接下来的反应。毫无疑问,这次真的是被以色列“一拳打醒”了。
伊朗这次是真的慌了。消息刚一出来,他们内部立马就有动作。伊朗议会的佐赫雷万德议员直接在媒体上放话,说俄罗斯的新一批米格-29马上到货,而且这只是“短期方案”。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先买现成的、伊朗飞行员能直接用的战机,先补上最大窟窿。这个思路没什么复杂的,战争一来,现有空防系统完全不顶用,自己用过的老装备勉强还能凑合着上,起码能应急防一手。但仅靠这点“创可贴”,显然还远远不够。让人意外的是,佐赫雷万德还透露,伊朗正在求购中国的红旗-9防空导弹。为啥选它?其实红旗-9这玩意儿在国际市场上的名气可不小,不光自家用得顺手,还出口给了不少国家,比如土耳其、阿尔及利亚这类都引进过。早些年防空演习时,红旗-9的多目标拦截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都被外军认可。在一份《中国防务期刊》的分析里,红旗-9的射程、反应速度和多目标拦截模式都属于世界一流水平。伊朗买它,明显是瞄准了要立马把“天上的大漏洞”先补上。
不过,真正让人觉得唏嘘的,是伊朗和中国歼-10之间那段“错过的历史”。2015年伊朗其实一度特别想买歼-10,甚至传出过150架的大单,都快签合同了。结果那会他们的总统鲁哈尼想着如果能买法国的“阵风”,说不定法国就会给点政治支持,于是把歼-10晾在一边,对法国眉来眼去。最终法国只给了口头承诺,啥也没落下。等回过头看,伊朗不仅错过了最佳购机时机,还耽误了自己空军的换代。反观邻居巴基斯坦,人家一点没犹豫,直接下单买了歼-10CE。后来印巴空战一打,巴铁飞行员开着歼-10,配套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新型导弹,直接把印度的“阵风”打蒙了,这场仗在国际防务圈都成了教科书式案例。伊朗那时候还觉得威胁没那么大,没想到这次直接被以色列打懵了,才终于明白什么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伊朗国防高层一边咬牙补短板,一边也不得不冷静下来反思:光买几架飞机,能顶什么用?以色列一出动就是两三百架大机群,一波流覆盖整个伊朗关键目标。你这边新买的飞机刚落地,飞行员训练还没跟上,地面配套全都还没弄好,对面一轮空袭下来,可能飞机还没来得及升空就被炸没了。这下他们终于看明白了,现代战争早不是靠“谁家飞机新”就能赢的时代了,必须要有一整套空防网络——包括预警机做指挥、雷达探测、数据链联动、地面防空配合。这才是制空权的根本。
这两年,伊朗在国际军购市场上动作频频,除了中国的红旗-9,俄罗斯那边的苏-35和S-400早就被伊朗盯上了。说起苏-35,这款飞机可是俄罗斯近年来的当家花旦,机动性和雷达系统都很先进。S-400防空系统的名气更不用说,算得上全球顶尖的防空装备,远程拦截、抗干扰能力都堪称一绝。伊朗和俄罗斯的合作其实已经谈了很久,外媒多次报道,两国正在就装备交付、技术转让等细节进行磋商。可以说,伊朗现在就是想把整个空防“换新家”,而不是仅靠几样单兵装备来应急。
其实伊朗的国防体系,一直存在“各自为政”的老毛病。空军、地面防空两套班子互不买账,指挥体系分散,遇到大事就互相推诿。专家指出,这种状况在现代战争里就是“送人头”。比如美国防务研究院就曾专门分析过伊朗空防体系的漏洞,认为它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统一的预警和指挥网络。以色列这次的行动,正好把这些问题暴露得一清二楚。现在伊朗高层也醒悟了,开始跟中国、俄罗斯进行更深入的技术交流,目的就是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指挥体系,整合空军和地面防空的资源,尽快补齐“短板”。
说实话,伊朗这次之所以没把歼-10列在公开采购清单上,更多是因为这笔买卖涉及的层面太深太广了。买一架飞机简单,买下整套作战体系就难多了。毕竟像歼-10C这种现代化战斗机,它的杀伤力不仅靠飞机本身,更靠它搭载的雷达、电子战吊舱以及配套的地面指挥和预警系统。如果没有完整的体系保障,飞机买回去也只能发挥一半作用。所以现在的伊朗,可能已经在和中方进行更敏感也更复杂的谈判,这种级别的协议,不到最后一刻肯定不会让议员随口宣布。相比之下,红旗-9这种纯粹防空用的系统,倒是可以先抢先部署,尽快让伊朗的天上有点底气。
最近不少国际防务机构都在关注伊朗的这些新动向。有的专家表示,红旗-9和S-400这两套防空系统如果都能部署到位,再加上苏-35和可能引进的歼-10,伊朗的整体防空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根据国外权威军事数据库的数据,这几类装备各有分工:红旗-9负责中远程反导、S-400覆盖更远大区域、苏-35担任空中主力,歼-10则可以作为多功能战机机动补位。这样的体系一旦落地,伊朗空防的短板无疑会被大大补齐。
当然,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伊朗能不能真的把这些装备用好,还得看后续的训练、维护、体系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不得不说,这次以色列的突然袭击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让德黑兰彻底清醒了。曾经他们以为靠导弹、靠不对称打击就能保住国家安全,结果却被现实打了脸。现在留给伊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每一步都必须踩在点上。
如果说一次危机能让一个国家真正觉醒,那这次伊朗也算是“刮骨疗毒”了。以后还能不能挺住,能不能真把天上的“破窗”补好,就看他们是不是能抓住机会,不再让时间从指缝里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