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介绍

云峰金融真的有机会成为马云的第二个“蚂蚁金服”吗?

发布日期:2025-10-09 08:58 点击次数:198

区块链的浪潮里,马云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时隔三年,云锋金融官方公众号在今年7月15日突然发声,

一纸公告宣告全面进军Web3、RWA和数字货币领域。

停更已久的账号选择此时复出,时机绝非偶然。

就在公告发布后的两个月内,这家与马云关系密切的金融科技公司以惊人节奏推进其Web3布局:投资公链、升级牌照、大举购入以太坊、完成近12亿港元配售、发行RWA项目...

资本市场反应迅速而热烈。

自7月15日战略宣布至9月19日,云锋金融股价累计上涨115.66%,仅9月单月涨幅就达101.03%。

这种“沾币即涨”的现象在当下的港股市场几乎成为规律,

但云锋金融的涨幅依然令人侧目。

随着云锋金融在虚拟资产领域动作频频,一个问题自然浮现:

这家由马云参与创立的金融平台,是否会成为Web3时代的又一个“蚂蚁金服”?

01 战略转型:从沉寂到狂飙的云锋金融

云锋金融的Web3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有计划的战略跃进。

真正的加速出现在9月。在不到三周时间内,云锋金融完成了一系列密集布局:

9月1日,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战略投资Pharos公链;

9月2日,公告已在公开市场累计购买10000枚以太币作为储备资产,总投资额4400万美元;

9月5日,委任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梁信军在Web3和AI领域拥有丰富投资经验;

9月9日,旗下云锋证券获批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9月16日,完成配售1.91亿股,募资11.7亿港元,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投资管理服务;

9月17日,独立完成首单金融资产RWA发行,实物资产为FOF份额。

这一系列动作呈现明显的逻辑链条:

从底层技术投资(公链),到人才引进(梁信军),再到牌照升级和资金储备,最后落地具体业务(RWA)。

云锋金融的Web3布局已从战略规划阶段进入实质执行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云锋金融并非从零开始。通过持有香港1、4、6、9号全牌照,该公司已具备合规开展证券、期货、资产管理和金融咨询业务的资格。

牌照升级后,更可直接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这为其Web3业务提供了重要合规基础。

02 马云印记:云锋金融与蚂蚁集团的隐秘联系

要理解云锋金融的战略选择,必须厘清其与马云的关系网。

根据云锋金融2024年年报,其第一大股东为Jade Passion Limited,持股48.41%。

公司创始人虞锋通过多层控股结构实际控制云锋金融47.25%的股份。

而云锋金融执行董事、代理行政总裁黄鑫与马云分别持有上海云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和40%的股份。

这意味着,马云虽不在云锋金融公开披露的董事之列,但通过股权结构与企业命名,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云锋”二字即取自马云和虞锋的名字组合,这家公司的基因里早已刻下马云的印记。

马云对区块链的态度演变值得玩味。

早在2017年比特币狂热期,他就曾表示:“对于比特币,我没有太大的兴趣,我想知道的是,比特币可以给社会带来什么?”

后来他进一步指出:“区块链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来一夜暴富,区块链必须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聚焦技术本质而非投机属性的思路,与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一脉相承。

马云看待区块链的视角,不是短期暴富工具,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设施。

这种思路也体现在云锋金融的布局节奏上:

先投资底层公链技术,再升级牌照搭建合规框架,最后才落地具体应用。

这种由底向上的推进方式,明显区别于单纯追逐市场热点的投机行为。

03 历史对照:蚂蚁集团的成长路径与云锋金融的相似性

将云锋金融当前布局与蚂蚁集团的成长历程对照,可发现有趣相似性。

蚂蚁集团的前身支付宝,最初是为解决淘宝交易中的信任和支付痛点而诞生。

在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的闭环中,支付宝逐渐发展成为提供支付、担保、清算等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花呗、借呗等业务,最终成长为独立的金融科技巨头。

支付宝的成功关键在于:

它从解决实际业务痛点出发,在成熟生态内自然生长,最终成为支撑生态的基础设施。

再看云锋金融,其路径呈现出类似逻辑:

首先,云锋金融通过控股万通保险,拥有大量保险保单等实物资产。

这些资产天然适合通过RWA技术进行代币化,以提升流动性和管理效率。

云锋金融的Web3布局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基于现有业务的自然延伸。

其次,云锋金融选择与蚂蚁数科等“蚂蚁系”公司合作,可借助蚂蚁集团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积累。

这种协同效应类似于当年支付宝依托阿里电商生态的发展模式。

更重要的是,云锋金融瞄准的不是单纯的加密货币投机,

而是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结合点。

这种“金融+科技”的双轮驱动,与蚂蚁集团的成长逻辑高度契合。

04 RWA突破:云锋金融首单资产代币化的信号意义

9月17日,云锋金融全资子公司完成了首单金融资产RWA发行,底层资产为FOF份额。这一动作的信号意义远大于其实际规模。

RWA本质是将现实世界的实物资产通过代币化技术转换为链上数字资产。

这种转换不仅提高了资产流动性,还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资产管理的自动化。

对云锋金融而言,RWA技术与其保险业务具有天然契合度。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保险收入22.22亿港元,同比增长107%;

净利润4.9亿港元,同比增速达142%。

旗下万通保险国际的新业务净营运利润达到6.86亿港元,同比增长21%。

保险业务积累了大量保单、基金收益权等长期资产,这些资产流动性低但价值稳定,是RWA代币化的理想标的。

通过RWA技术,云锋金融可将这些静态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从而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效率。

同时,智能合约可自动化处理收益分配、代币转让等流程,降低操作成本和人为失误。

更深远的是,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可增强资产透明度,为传统保险业务开辟服务费、管理费等新的收入来源。

这种“传统业务+新技术”的融合,正是云锋金融Web3战略的核心价值主张。

05 香港背景:虚拟资产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

云锋金融的Web3转型恰逢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行业合规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政策变化瞬间点燃了资本市场对虚拟资产概念股的热情,港股市场呈现“沾币即涨”的景象:

6月24日,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

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次日股价单日暴涨198%;

7月15日,中国三三传媒公告开展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筹备工作,7月16日收涨71.88%,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800%;

耀才证券金融、云锋金融等10家港股稳定币概念股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100%。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积极拥抱虚拟资产的态度为云锋金融等机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云锋金融凭借香港全牌照优势,可合法持有以太坊等虚拟资产,并在合规框架下探索链上基金、链上支付、代币化保险等创新业务。

香港的国际定位又为其发展虚拟资产交易提供天然优势。

更重要的是,香港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传统金融与世界数字资产的桥梁。

在这一背景下,云锋金融的Web3布局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可能成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的关键参与者。

06 挑战与风险:云锋金融能否跨越的障碍

尽管前景诱人,云锋金融的Web3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加密资产价格的高波动性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稳定。

云锋金融已购入10000枚以太币作为储备资产,并表示将继续增持数字资产。

这种策略在牛市中可放大收益,但在熊市中也可能导致巨额亏损。

其次,监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香港积极推动虚拟资产合规化,但全球范围内监管态度仍存在分歧。

政策变化可能对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问题。

区块链技术虽发展迅速,但在处理高并发交易、隐私保护等方面仍存在局限。

智能合约漏洞、私钥管理等安全问题也可能带来风险。

第四,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压力。

传统金融机构对虚拟资产的接受需要时间,而云锋金融在这一领域还面临来自传统金融机构和原生加密企业的双重竞争。

此外,云锋金融还需要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

过于激进可能危及现有业务,而过于保守则可能错失市场机遇。

如何把握这一平衡点,将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07 第二个“蚂蚁金服”?云锋金融的潜在路径

回归核心问题:云锋金融真的有机会成为马云的第二个“蚂蚁金服”吗?

从可能性角度分析,云锋金融具备几个关键优势:

一是牌照和合规优势。拥有香港全牌照,并在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方面获得先行优势;

二是业务协同优势。通过保险业务积累了大量可代币化资产,为RWA业务提供天然应用场景;

三是生态联系优势。与蚂蚁系公司的合作可借助其技术积累和资源网络;

四是战略定位优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其发展虚拟资产交易提供有利环境。

然而,与蚂蚁集团相比,云锋金融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市场阶段已大不相同。

蚂蚁集团成长于中国数字支付市场的爆发期,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历史机遇。

而云锋金融进军Web3的当下,虚拟资产市场已经充满竞争者,且技术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云锋金融更可能的发展路径是成为虚拟资产时代的基础设施服务商,而非简单复制蚂蚁集团的成功。

马云此前关于区块链“必须解决社会问题”的表态,也暗示其更关注技术的基础设施价值而非投机属性。

具体而言,云锋金融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创造价值:

一是成为传统资产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桥梁,通过RWA技术盘活万亿级美元的低流动性资产;

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现有金融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三是构建连接传统金融与DeFi市场的合规平台,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回顾历史,支付宝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从实际业务痛点出发,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了新的金融基础设施。

云锋金融的Web3尝试,本质上也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金融业务的实际问题。

与20年前相比,今天的技术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

区块链、AI、云计算等新技术正重塑金融业的基础架构。

在这种背景下,云锋金融的Web3布局不仅关乎一家公司的未来,也代表了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演进的一个方向。

马云是否希望通过云锋金融打造第二个“蚂蚁金服”,外界难以确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云锋金融正试图抓住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历史机遇,探索金融科技的未来形态。

在唐博士看来,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其能否真正把握技术本质,解决实际问题,而非简单追逐市场热点。

云锋金融的探索,可能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在区块链技术从“一夜暴富”标签向“产业赋能”工具转变的今天,云锋金融的实践值得关注。

它的成败,不仅关乎一家公司的命运,

也可能影响整个金融行业对Web3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路径。

未来的答案,就在现在的探索中。

上一篇:通过卡号查开户行,简单几步就能搞定! 下一篇:没有了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88彩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