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问,固德威怎么就越活越回去了?有人疑惑,这不就是那个曾经被资本市场捧成“神话”的光伏逆变器公司吗?净利润一路上天接近阳光电源,结果2024年一眨眼成了整个A股板块里唯一亏钱的“钉子户”。要说企业谁不失误,谁不摔跤?但要每一个大方向都踩反,市场、产品、研发,乃至组织调整,条条全拿“错题本”写简历,这真的不是一般的本事。这桩事儿,怎么看都像一部现实职场版“走迷宫”。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在这两年储能赛道热的不行,欧洲市场疯抢补贴、海外订单把行业炒到天花板,按理说固德威作为搞了这么多年分布式业务、号称“海外市场老油条”的逆变器玩家,最起码能分口蛋糕吧。可真相是,趁别人摩拳擦掌大干快上的当口,它开始悄悄裁员收缩,海外市场直接砍到快没感觉。这操作,就像别人全员ALL IN买热搜蹦迪,自己偏在墙角吃瓜。“错过风口”这个词,怕是为这公司量身定做的。
咱们掰着指头盘一下,固德威输在哪?首先市场战略选的太“另类”。数据摆这,海外营收几乎腰斩,从2023年的将近六成跌到2024年低于三成,而最新半年报,海外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固德威官方倒是说的一本正经,说外部涨补贴、贸易壁垒啥的,欧洲市场去库存周期太惨——有那味儿,但你自己把人家海外存量放弃得这么狠,把重心ALL IN国内户用分布式,这才叫“大刀阔斧”自裁后路啊。
想想看,光伏行业最近几年卷得不是一般,国家各种政策、补贴红利、赛道狂奔,海外市场早就成了毛利高地。大家都知道国内分布式是许多企业争着啃的那块“骨头”——表面看起来份额大,真到细账一查,毛利低得发寒,利润空间跟炒瓜子的差不多。公司市值叠加到今天,固德威在利润最诱人的储能赛道反而自己踩了刹车,偏偏疯狂扩大国内户用的体量,把户用业务营收冲得飞起,其实利润一算,真没多少油水——这不是专挑薄利多销的苦差事苦干吗?2024年上半年户用业务销量涨五成,毛利率才14%刚出头,盘子铺得大,净利润却肉眼可见缩水,狼吞虎咽消食难。
有趣的是,固德威在同越秀甚至签了100亿级的户用分布式合作,绑到一块撸串去了。合作可以,战略雄心也得看市场留不留机会——装机潮透支一波后,往后哪里还有风口?分布式光伏这块蛋糕本来就不够甜,拼红利期谁不会,拼未来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说到公司业绩,2025年上半年营收四十多亿,看起来还算体面,但净利润赤字却愈发刺眼,虽说第二季度咬牙回血利润一千多万,较上一季度略有好转,可跟几年前八个小目标的盈利比,路人看了都直摇头。这种“断崖式”业绩变化,可不只是资本市场的一时风还是公司一时失误。
我们再扒拉一下产品和研发,业内谁都清楚,逆变器行业一半拼技术,一半拼渠道,赛道新技术吨吨跳,研发烧钱基本是常规操作。固德威这方面还真没偷懒,连续三年行业内仅次于阳光电源,每年烧个小十亿不眨眼。2024年上半年又是2.9亿的研发进账,项目多达二十二个,光听数字很刺激对吧?但问题出在“烧得热闹,出活儿太慢”。
澳洲作为全球户用储能的新冕之地(政府自掏腰包贴好补助,渗透率低空间大),固德威紧跟头号热点,可惜黑马企业思格新能源卷土杀来,一脚干到市场前三,还是人家澳洲“装机榜单”亲口认证。再细瞅定价体系,固德威产品在主流规格下,售价砍得比行业龙头还猛,阳光电源、特斯拉都卖得老贵了,固德威“贴钱赚吆喝”,逼得场上价格战乌烟瘴气,这利润率能好才怪。
尴尬还远不止如此。传说中固德威的“源网荷储智”愿景,让所有新能源玩家都眼红。但你要问他怎么落地,绝大部分同行干脆躲瘟神一样没兴趣配合。技术平台需要逆变器、储能柜、电表乃至用户终端统统适配。问题是谁肯主动跳进来帮你做生态?阳光电源自有主场,锦浪、华为非亲兄弟何必裸奔陪练,各家都有各自的户用能源物联网。综合能源平台风口,谁都垂涎,想靠公司一己之力撬动行业协作,既没压倒性产业话语权,用户量也上不去。你说一步到位闭环生态,现实头铁味十足。
其实看下固德威的管理层动态,变动频繁。明星高管王英歌曾在固德威视频号“灵魂拷问”,痛骂战略空心、目标堆砌。一句话点醒了“千层套路”,企业战略讲愿景说故事当然重要,落地成效才是检验成败的唯一砝码。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看理想型设计图,考验的是反复决策与反馈里能否及时掉头。
有网友说,固德威像是极限跑酷,把每一个可能踩雷的选项都选择一遍。有人觉得这属于大企业必经阵痛,趟错路不过是市场周期里的常态。可现实没有第二条命,历数国内外同赛道品牌,不少低位起步,也能靠敏锐战略和产品力逆袭。反之神话陨落,最常见的就是自信高估自己的护城河,低估外部变化速度。
手里有钱没地方砸,团队一顿加班猛攻研发,各种新概念业务铺开。结果新技术孵化期长,产品转化慢,头部市场又没能站稳。到了资本和市场双重压力并袭,才发现已经到了“被动防守”的节奏。话说回来,也不是没机会啊,毕竟研发砸的钱实不少,说不定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真有触底反弹的那一天。就像那句网梗,“有些人抱着不放,不是爱,是不甘心”。
而国内新能源产业早已从讲“互联网思维”十年一梦,变成今天用真金白银拼内功、拼团队。谁都想站在供应链的头部位置,说到底要么跑得快,要么活得久。说是讲“源网荷储智”的企业满天飞,固德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但想成为“最后幸存者”,需要的不只是情怀和愿景,而是真刀真枪的落地能力和极致产品力。
失误与否,每家企业的选择最终都会被时间和利润表无情验证。固德威曾是行业“最亮的仔”,也曾被寄予厚望。现在无论是IPO累积的资本红利,还是大手笔的高楼大厦,谁都不能绝对保证未来的胜算。市场只在意一件事,下一个阶段,你到底还能不能讲出“靠谱的故事”,并且让投资者把真金白银继续押在你身上。
话说回来,企业真正的重生,从来不在于有没有摔过大跟头,而在于每次摔倒,能不能真的学到点东西。有些错可以修正,有些错却要付出真金白银的学费。不管你是固德威,还是任何行业玩家,都别把市场当成宽容的老妈子,资本和用户可没精力陪你反复试错。
固德威能否东山再起?也许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有一点你我都明白,企业想要长青,靠讲故事还不如靠真本事和硬核执行力。至于那些商业神话和资本奇迹,咱看过就好,别太迷信。
你怎么看?你觉得固德威还有没有机会迎来第二春,还是说已经错过了最好的窗口?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