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的带货传奇红旗16如何在马来西亚翻盘?
哎呀,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在国际军贸这个大舞台上,中国军工产业正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周边国家。
就像一句名言所说的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这话说出了中国军工的精髓)最近,马来西亚和红旗16的这笔潜在大单,又一次让大家热议起来。
红旗16击败韩国对手,拿下10亿美元订单?
这听起来像是一场精彩的商战剧,充满了起起落落、曲折离奇。
先说说背景吧。
几个月前,印尼正式签下法国阵风战斗机的订单,那场面可热闹了。
印尼的第一架阵风下线后,外界都以为中国的那款歼10CE会因此凉凉。
但中国军工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它正稳步崛起,影响着东南亚各国。
马来西亚这时候跳出来,想采购红旗16的消息,就像是场及时雨,让人眼前一亮。
▲ 红旗16在印巴空战中立下大功,那表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马来西亚国防部秘书长和当地军工企业的代表,最近和中国供应商坐下来深谈。
话题焦点是LY80,这可是红旗16的基础版出口型号。
为什么选择这个呢?
因为马来西亚的钱包有点紧啊。
他们也接触了韩国的天弓Ⅱ,这玩意儿名声大噪,在中东连拿订单,技术确实牛。
但天弓Ⅱ要价30多亿美元,对马来西亚简直是天价。
马来西亚经济这些年好转了点,每年能花10到12亿美元买武器,但这钱还得分给海军、空军啥的,哪有闲钱去砸那么大一笔?
回想20年前,马来西亚就想买中国的KS1防空系统。
当时,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大方得很,答应额外赠送飞弩6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技术。
马来西亚副总理拉扎克当时公开表示,原则上同意购买,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
但谁能想到呢?
协议最终黄了,只买了少量飞弩6。
拉扎克后来在会议上叹了口气,说我们得权衡国家利益。
(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心声)背后的原因呢?
主要是资金链断了,马来西亚当时手头紧,买不起完整的系统。
真叫人心酸啊,明明有机会,却因为钱的问题功亏一篑。
时间快进到2016年,中国造船工业拿下马来西亚的大单,出口18艘濒海任务舰。
首批4艘顺利交付,大家都以为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那些700吨级的军舰,装备30毫米机炮,看起来威风凛凛。
但问题很快就冒出来了。
单价太高了!
原计划每艘要5000多万美元,经过砍价才降下来。
结果呢?
交付第二年,马来西亚前海军司令和国防部长被指控在采购中舞弊。
旁白(国防部长在听证会上低头不语,房间里气氛凝重,大家都知道,这事不简单。
)马来西亚为此付出了巨额费用,但后续的14艘舰艇建造计划被迫搁置。
他们甚至转头找土耳其谈巡逻舰的事。
这段经历像是一场悲剧,原本的合作因为腐败和误会破裂,让人唏嘘。
▲马来西亚放弃后续订单时,那种遗憾之情,至今难忘。
但生活总有转机,对吧?
马来西亚引进武器的态度一直很现实不能太贵,不能性能太差,还不能涉及太敏感的领域。
LY80就很符合这个调调。
它不是最新款的红旗16FE,但价格亲民,性能靠谱。
更重要的是,红旗16在巴基斯坦的实战中证明了自己。
印巴空战结束后,红旗16的表现让世界侧目。
马来西亚估计是看到了这个,2014年他们就计划花10亿美元买LY80,还包括生产技术。
但意外发生了——可能是内部决策变卦——计划泡汤了。
这次,他们又动了心思。
旁白(马来西亚官员翻看报告时,喃喃自语上次错过了,这次可不能再犹豫了。
)
对比起来,韩国天弓Ⅱ虽然先进,但太贵了。
红旗16呢?
它像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就像一句名言简单就是美。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这么说)在军贸界,红旗16的出口成绩不算顶尖,但它经过实战检验,性价比高。
相比那些高调的歼10CE或红旗9BE,红旗16更容易被接受。
马来西亚的这笔订单,如果成真,估计能带来10亿美元的收入。
中国军工的带货能力,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闪耀。
朋友们,你们说这事儿是不是像一部电影?
开头以为稳操胜券,结果 twists and turns 不断;中间有挫折,有遗憾;结局却充满希望。
红旗16击败韩国对手,拿下马来西亚订单,这不光是生意,更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希望马来西亚能做出明智选择,中国军工也能继续带货成功。
毕竟,正如一句古语行百里者半九十。
(意思是成功往往在最后关头)只要坚持,未来还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