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介绍

民国风云:还原真实的尚云祥和黄柏年

发布日期:2025-08-01 19:09 点击次数:190

有人说,这确实挺遗憾的,但也不一定。你看,后来不是出了靳云亭的《形意五行拳图解》和《形意拳五纲七言讲解》,还有许笑羽教形意拳时编的教材《形意拳图画解释》,再加上辛健侯和张定一一起写的手抄本《形意拳真传揭秘》,这些不都是弟子们记下来的东西嘛?说到那个“武道心得感悟”,估计也不是正式印出来的书,很可能是弟子自己记的笔记。想当年,讲形意拳的书可不少,书名都带着“形意”俩字,像刘殿琛的《形意拳技巧揭秘》,董秀升的《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精髓》,薛颠的《形意拳讲解》,张占魁的手抄本《形意武术教材》(后人给整理成书了),还有前面说的靳云亭的书。那时候出书不容易,要是正式出版,书名肯定得简单明了,一下就能看出书的核心内容吧?

再说,童旭东说起过一件事:说是中央国术馆想请尚云祥来教课,但他没答应。其实这事根本没发生过。这个事情就是说,国术馆刚建的时候,张之江想请尚云祥老师来,但他拒绝了。在尚老师的墓碑上也刻着:“尚老师为人清廉,一身好武艺都传给了徒弟,张之江请他出山他不干,有权有势的人想请他他也不答应,就在家里教徒弟,不看重钱财,专心培养人才。”这些都能在《尚云祥武林大师纪念碑》上看到,《山东文史集萃》这本书里也提到了。

童旭东还说:“尚云祥被北平特别市国术馆请去当武术老师,他不仅教形意拳,还讲武术的历史,所以尚云祥对文学历史也挺了解。”但真相是,许笑羽是尚云祥的学生,因为许禹生和许笑羽多次请求,尚老师看在徒弟的面子上,虽然在名单上有他的名字,但他很少去。尚老师在北平国术馆主要是讲形意拳的历史,真正教形意拳的是他的徒弟许笑羽,你可以看看当时北平国术馆的课程表就知道了。

再说,童旭东老是提尚先生晚年走路不方便,说什么行动不便,这完全是瞎扯,根本就是没影的事儿。

张大为是吴斌楼的弟子,他说在1935年中山公园五色土举办的演武会上,尚云祥和恒寿山、赵鑫洲、刘德胜、刘月亭、王荣标、吴斌楼这些武术大师们一块儿,被大家称为“十大老武术家”。

恒寿山:擅长金翅螳螂拳、自创恒式太极拳,还会白猿通背拳,大家都叫他大力恒。

赵鑫洲是六合门的传人,也是万籁声的老师。

刘月亭,擅长通臂拳,名气和张策一样大。

刘德胜:他是三皇炮捶门的高手,大家都叫他大刀刘。

王荣标是王侠林的爸爸,他擅长通臂劈挂这门武艺。

吴斌楼师傅,练的是戳脚翻子功夫,那时候他37岁。

获奖的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武术高手,来自不同的武术门派。71岁的尚云祥老先生,虽然年纪已高,但仍能和年轻人一起上台展示,表现得非常出色,这足以证明他腿脚利索,根本不存在行走不便的情况!

有说法是,1936年北平市的国术馆为了迎接张之江先生到北京,特地安排了一场演出。那时候,像尚云祥、陈发科这些国术大师们还一起上台亮过相呢。尚云祥先生在1936年还能被国术馆邀请来表演,这就证明他的腿脚还挺利索。

二郎拳这门功夫,许笑羽挺在行,他长短拳和内外功都会不少,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镗,这是张玉连擅长的一种工具或技艺。

姬凤翔所创的武术,人们常叫它八卦拳。

通臂拳,这是王仲猷擅长的一种拳法。

邓云峰擅长的武术是形意拳。

太极拳里有个高手叫王茂斋,他练的是吴式太极,当时都说南边吴氏厉害,北边王茂斋也不逊色。

太极拳,这是陈发科,大家也叫他陈福生所练的拳法。

许禹生的那把剑,人们称它为纯阳剑。

形意拳,有位高手叫尚云祥。

李剑华擅长的武术是太极拳。

姬凤翔师从程廷华,后来成了有名的南城五老之一,那五位老人还包括刘振宗、刘斌、李鹤亭和郭凤德。在程廷华的众多弟子中,孙禄堂并非最出色的那一个,但他的武艺和南城五老不相上下。

再参考《武魂》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隐居武林的李丙辰”。

1937年5月,赵振尧特地跑到北京,带着李丙辰去见了尚云祥和张殿华两位先生。说到和尚先生的那次会面,李丙辰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要说师承关系,尚云祥和赵振尧是同一辈的师兄弟,尚云祥的师父李存义和赵振尧的师父耿继善也是同门师兄弟,他们俩都是刘奇兰先生的好学生。那时候的师兄弟,感情好得跟亲兄弟一样!因为这样的关系,赵振尧和尚云祥也特别亲近。”

饭后,尚云祥打了一趟五行拳,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师伯打的形意拳看起来很柔和,也不见他用力跺脚,但一举一动都显得特别有精神,内力特别足。赵老师对我说,你可以试试师伯的功夫深浅,我就问怎么试,他让我捡起一块小石头往师伯背后扔。就在石头快要砸到师伯的时候,他突然转过身,一挥手就把石头挡开了,动作快得惊人,功夫简直太棒了!说到形意拳的姿势,李丙辰一直强调:“我见过刘纬祥、尚云祥、张殿华等几位大师,他们练的都不一样,但功夫都很好。所以说,姿势其实不那么重要,关键是形意拳的内功要到家!”

尚先生一直到走的那天,腿脚都利索得很,他还给来访的师兄弟们露了一手“闭目塞听也能察觉”的绝活。这说明尚先生七十多岁了,感知力和身手还是一流的,这种功夫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尚家也从没拿这当炫耀的资本。不像有的人,天天吹嘘自己祖宗多厉害,结果被人点穴了都不知道谁干的,到处求医问药也没用,最后还是因为“老毛病咳血”从江苏国术馆离职了。

还有啊,童旭东你得琢磨琢磨,尚芝蓉先生已经把他父亲生病过世的事儿都讲清楚了,也没啥藏着掖着的。要是真有走路不方便的问题,那还藏着干啥呢?这些都说明童旭东对尚先生了解得不深,还自以为很懂,随便就发表意见。

聊起走路不方便这事儿,瞧瞧孙禄堂先生晚年时候的照片,手里总攥着一根拐杖,好像离了拐杖就走不稳当,说不定真的是腿脚有毛病呢?(不过人家对外说那是文明棍)

童旭东在文章里写道:“尚云祥为人清廉,不跟当官的打交道,但这其实不对。八极拳和披挂拳的高手马凤图的徒弟徐雨辰说,1932年他和张绍华去探望李际春时,撞见了尚云祥,俩人看起来关系特别好。”可童旭东后面又大篇幅地说李际春是汉奸。咱们先不说他的文章真不真实,徐雨辰的原话里哪提汉奸李际春了?根据资料,童旭东说的那个李际春1931年11月到1932年底都在大连呢,尚云祥怎么可能在1932年去他家见面呢?不信的话,你们自己上百度百科查查看。那1932年尚云祥在干啥呢?咱们来看看德州市博物馆关于尚云祥的历史记录就知道了。

尚云祥这个人挺有名的。

近代时期,形意拳有三位重要的开创者,他是其中之一。

尚云祥(1864-1937年),别名叫霁亭,老家在德州乐陵。他是位形意拳大师,也是尚氏形意拳的开创者。从小他就特别喜欢武术,一辈子都在钻研形意拳,拜过高人,也跟不少武林高手切磋过,练出了不少绝招,像“三绝艺”、“大杆子”、“半步崩拳”这些功夫,在武术界特别有名,大家都叫他“铁脚佛”,说他的“半步崩拳”天下无敌。他集合了好多武术门派的长处,自创了一套形意五行拳,动作大方、力气大、爆发力强,看起来特别威风,开启了一个新的武术流派,人们称之为“尚氏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尚云祥特别有爱国精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尽办法想请他教武术,但他都拒绝了。可当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军长宋哲元请他当武术教练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带着徒弟们教二十九军的士兵五行刀、八卦刀等刀法,还带着他们训练,士兵们的刀法都大有长进。在喜峰口、罗文裕长城抗战等多次战斗中,大刀队让敌人闻风丧胆。有人写诗称赞他:“多年苦练不懈怠,终成一派领袖才。行侠仗义帮穷人,痛打敌寇报家仇。”

这么说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尽各种办法想让尚云祥去教他们武术,但他都坚决不去,反而接受了宋哲元的邀请,去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当教练。就是在1932年那会儿,尚云祥教大刀队,才有了后来1933年长城抗战时喜峰口和罗文裕的大胜仗。大家都说,尚云祥真是个特别爱国、特别有民族气节的人。

聊起童旭东怎么形容黄柏年先生,那简直就是把他平时自视甚高、看不起人的毛病暴露无遗。一提孙禄堂,童旭东就把人夸上了天,连田镇峰骂孙禄堂的话他都当没听见。可说到黄柏年呢,童旭东就说黄柏年这些年一直在军队里混,像个食客一样到处游荡,心里藏着不少小九九。他写的东西,都像是在春秋笔法里藏针,字里行间都透着暗讽,心机深得连尚、姜都比不上。这明摆着是在贬低黄先生嘛。

其实,黄柏年先生在加入中央国术馆之前,就已经写了很多书,像《龙形八卦掌》、《形意拳器械教程》、《剑术》还有《师友回忆录》这些,他还把形意拳带到了军队里,为国家安全出了力。这不就像是民国时期岳飞创造心意拳来教将领们的翻版吗?这么好的事儿,到了童旭东那儿,却变成了黄柏年先生只是个混吃混喝、没干啥实事的人了。而且,黄柏年先生到中央国术馆教书后,还在《国术周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他写的文字简单易懂,对学习的人很有帮助,根本看不出有啥隐藏的意思或者贬低别人的笔法。童先生,你要是有啥不同意见,欢迎来聊聊啊!

说起来,黄柏年后来去了中央国术馆,一教就是七年,这事儿说明他真有两把刷子,不像有的人,只待了短短几个月就被淘汰了,却还到处宣扬,说自己当过武当派的掌门呢。

黄柏年先生最终决定离开中央国术馆,是因为和褚民谊比试了一把推手。褚民谊那时候负责武术方面,是个有权有势的人。但黄柏年性格直率倔强,不愿服输,一不小心把褚民谊推倒在地。事后,他索性辞了职,另找发展出路去了。

黄国桢是黄柏年的娃儿,他的武功也挺厉害。在第二届国术考试中,他获得了乙组的亚军。那是在1933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国术大考。

考试现场纪实:

武术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南京,黄国桢对战江西的徐新洪,徐新洪年纪比黄国桢大不少,动作却慢了点。他打算抬腿去踢黄国桢,没想到黄国桢眼疾手快,身子轻轻一扭就躲开了,紧接着右手一掌猛地打了过去,砰地一声,重重击在徐新洪的护具上。观众席上顿时一片惊叹,掌声像放鞭炮一样响个不停。最后,徐新洪敌不过黄国桢,黄国桢赢了。说起来,黄国桢可是国术大师黄柏年的小儿子,才17岁就这么厉害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44岁的徐新洪大师,是江西字门拳和法门拳的高手,也是江西省国术馆第五训练班的负责人,师承熊英芝宗师。但在预选赛中,他输给了17岁的中央国术馆学员黄国桢。黄国桢是形意拳大师黄柏年的儿子,是个年轻有为的天才,这次比赛中他连连战胜高手,最终夺得了乙组亚军。

黄国桢在擂台上的表现,连一向有啥说啥的田镇峰看了,都忍不住连连称赞。田镇峰在“金陵之旅”的记录里这样写道:

二十九号一早,决赛就开始了。特别是短兵相接那场,选手们个个握着根像哭丧棒一样的短棍子。一上台,要不就轮着打,要不就互相戳,反正就是一个劲儿地拼。本来说决赛应该很刺激,没想到刺激成这样!

中央国术馆有两个小家伙,打得挺棒的,看来真学了点真功夫。后来才知道,他们老爸竟然是黄柏年和李成斌,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啥这么厉害了。(这里说的小学生,应该就是黄柏年的儿子黄国桢)(出自《求是季刊》)

上面这些,就算是给黄柏年先生的一点补充吧,希望能让大家对这位武术前辈有新的了解。(这些文史资料是一位叫一路狂贴的网友分享的)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88彩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